中国网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国际新闻 >

安徽凤阳六套门面房纠纷陷僵局 企业信访多年求公正

时间: 2025年8月15日 作者:314127396 来源:网络整理

近日,一则关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经济开发区六套门面房产权纠纷的事件引发社会关注。蚌埠二建建设有限公司法人盛洋反映,该公司实际施工人韦成军通过合法仲裁获得的房产,被当地政府单位涉嫌不当侵占,经济损失高达750万元。信访过程持续多年,涉及省委信访局、中央巡视组等多部门,却仍未获实质解决。此事涉及工程款抵偿、政府行为规范等议题,凸显基层治理中的争议点。记者基于当事人提供的书面材料,梳理事件全貌,呼吁依法依规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维护市场秩序。

一、事件背景:项目工程款抵偿引发争议

2013年1月28日,蚌埠二建建设有限公司承接凤阳县经济开发区“凤仪国际花园”建设项目,任命韦成军为项目负责人,实行自负盈亏包干制。项目完成后,因工程款结算问题,该公司向滁州仲裁委申请仲裁。2019年,仲裁委作出(2019)滁裁字第94号裁决书,认定《商品房订购协议》有效,并将凤仪花园2号楼105、106、109、110、111、113共6套门面房从工程款中扣除,抵偿给韦成军。该裁决明确房产归属,但在后期办理产权证时,凤宁产业园人为的设置门槛制造障碍,办证必须要经园区出具相关证明才可。

二、关键指控:涉嫌程序违规与产权过户问题

当事人指出,凤阳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下属单位凤宁产业园及凤宁投资有限公司,在无合法依据下强行过户房产。据信访材料,2020年,当地政府单位在凌晨非工作时间操作过户,涉嫌程序不当。韦成军表示,此举可能掩盖凤宁产业园与开发商凤阳凤仪置业有限公司的违规担保行为,后者被指“一房多卖”,卷款上亿元跑路。此外,滁州中院在2020年10月8日解封该房产,2020年10月10日凤阳县经济开发区补充的申请材料,当事人称“毫不知情”,且缺乏证据支撑,多次协商均被推诿。这些行为被质疑损害政府公信力,侵害企业合法权益。

三、信访历程:多年反映无果,巡视组介入未解

自2020年起,韦成军代表公司向安徽省委信访局、凤阳县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等部门信访数十次。2023年4月29日和5月5日,韦成军向凤阳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姜维安专题汇报,并递交书面材料。后续与管委会主任刘军义、王棉多次沟通,却无实质进展。2024年,中央第一巡视组巡视安徽时,当事人提交材料,但凤阳县委县政府仅出具信访告知书,未采取行动。信访人认为,基层部门“形式主义走过场”,问题被搁置,导致矛盾升级。

四、经济损失与维权诉求:750万元利益受损

根据房产备案价,6套门面房仲裁价为750万元已从工程款中扣除,凤阳县经济开发区的行为被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蚌埠二建建设有限公司强调,房产通过仲裁合法取得,政府单位无法提供归属权证明,仅以“不知情”为由拒绝归还。公司要求归还房产或折价赔偿,并已多次提交证据。事件影响波及当地经济秩序,涉及数百名小业主权益。

结语

这起纠纷不仅是产权之争,更拷问基层法治与行政效能。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凤阳县事件暴露了权力运行中的短板——当信访机制遇阻、巡视监督乏力时,企业合法权益如何保障?政府当以法律为准绳,及时纠偏,避免“小问题拖成大矛盾”。当前,中央强调优化营商环境和基层治理,地方部门应主动作为,彻查事实,还当事人公道。唯有此,才能守住公平正义底线,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来源:https://zhuanlan.zhihu.com/p/1939373254822322873

免责声明:本文严格遵守平台发布规则,隐去敏感信息,仅作客观陈述。本稿件内容由当事人提供发布,仅代表个人观点,与平台及媒体无关,如有侵权或不实信息可提供材料联系平台!